航空货运 “拉货” 原因、影响与应对策略
航班 “拉货” 是指在货物已完成订舱且航空公司批复舱位的情况下,临到装机环节却因各种原因被临时取消运输,无法搭载原定航班的异常情况 。这一现象不仅打乱货主的物流计划,还可能引发供应链中断、客户投诉等连锁反应。从本质上看,拉货是航空货运在运力调配、安全管控、突发状况应对等多方因素博弈下的结果。
拉货的常见原因
飞机故障或天气原因
机械故障、恶劣天气(如雷雨、大雾)导致航班取消或延误。
机型临时变更
原计划使用大飞机(如波音747),临时改为小飞机(如空客A320),导致货运舱位减少。
旅客行李超量
客机腹舱优先装载旅客行李,若行李过多会挤占货运空间。
海关或安检问题
海关抽查、单证不符或安检未通过导致货物被扣留。
燃油加注调整
因天气或航线调整需额外加油(如逆风飞行),导致飞机超重必须减载货物。
商业原因
航空公司因收益管理调整(如临时接更高优先级货物)主动拉货。
临时限载
机场跑道条件限制(如高温高原机场)要求降低起飞重量。
鲜活易腐货物影响
海鲜、活体动物等需优先装机可能挤占其他普货舱位。
如何尽量避免拉货?
选择全货机或固定货运航班
全货机(如顺丰航空)比客机腹舱更稳定(不受旅客行李影响)。
提前确认机型与舱位
订舱时明确机型是否稳定(如波音777F比737F舱位更充裕)。
避免高峰时段运输
节假日或电商大促期间(如双11),客机腹舱易被行李挤占。
规范报关与包装
确保单证齐全(如MSDS、检疫证明),避免因海关查验延误。
优先选择直飞航班
中转航班可能因前段延误导致后续衔接失败。
与航空公司/代理保持沟通
拉货后的处理方式
同一航空公司下一班
无需提回货物,由航司自动安排补发下一可用航班(通常优先保障)。
更换其他航司
需先办理“退货”手续(提回仓库),重新订舱并交货至新航司。
索赔与应急方案
若因航司责任导致延误(如机型变更),可协商运费补偿;紧急货物可考虑转陆运或高铁快运。
总结
拉货是航空运输中的常见风险,主要由运力变动、天气、安检或商业因素引发。货主可通过选择稳定航班、规范操作和及时沟通降低风险;若遇拉货需快速响应(补班/换航司),最大限度减少损失。